
鲁网4月2日讯(记者 王国栋)“像一颗海草海草海草海草,浪花里舞蹈……”,短视频火了,随着Papi酱横扫2200万广告费,去年9月,国内短视频品牌何仙姑夫正式宣布完成A +轮数千万融资,并推出MCN服务品牌"贝壳视频"。 
七年,从“内容生产者”IP到MCN机构 优质的内容生产方一直是受到资本欢迎的标的。“内容生产者”从最开始的群体总称,到成为一种人人向往的职业,再到现在的成为一个产业,乃至一种经济体,发展迅猛,势不可挡。 何仙姑夫的创始人刘飞算是一名老牌“内容生产者”了,2011年,在刘飞还是一名大三学生时,参加了优酷推出的全网首档互动节目《让口水飞》,剪辑《乡村爱情》的打架画面并配上有网感的歌曲,构成了刘飞的第一次搞笑作品,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何仙姑夫"这个IP开始广为人知,其打造的穿帮节目成为爆款,收割了短视频领域第一波流量红利。 然而,随着资本的不断介入,无论是内容生产者还是单一风格的节目,所能辐射的人群毕竟有限,既容易昙花一现,也会有过气的隐患。因此,解决“内容生产者”的中后期发展问题成了当务之急,头部的PGC短视频公司已经开始探寻新的业务模式,MCN算是方向之一。 MCN机构简而言之,是凭借自身能力和资源帮助内容生产者的公司。你可以把MCN当成一个管得更多的中介、经济公司,一边找内容生产者签约,或者自己招人将其培养成优秀的内容生产者,再花钱对这些红人进行包装,而另一边,再找可以投放这些内容生产者作品的平台,或者广告主来获得收益等。 去年九月,积淀六年内容创作基因的何仙姑夫正式推出全新的MCN品牌“贝壳视频”,签约“内容生产者”,并为其提供内容管理、品牌包装、商业变现、后台保障服务。 内容基因成了新品牌助推器 脱胎于何仙姑夫的贝壳视频有着天然的内容基因,成长飞快。“我也是做PGC内容出身的,太了解他们(短视频创作者)了。”在他看来,创作者可能一夜爆红,但若是缺少专业化运营,很难有长久发展,也会面临变现困难;而内容公司做MCN的优势在于具备短视频经验,了解整个行业是如何工作、运作的,同时能够发现行业真正的痛点是哪些。 “真正受欢迎的短视频一定是带有人格化标签的东西”刘飞表示, 贝壳视频会在大的方面如人设、运营等给予红人帮助,但在具体的内容创作上会更看重红人的人格化标签,不会干涉红人的内容具体创作。 例如贝壳视频签约的红人“雷探长”,作为旅游短视频节目《冒险雷探长》的主角,主角"雷探长"在去年初接受了来自何仙姑夫的数百万投资,而“雷探长”接受投资的前提便是保持内容的独立性,也就是不受干涉。 据了解,目前MCN以家族式、场景化的聚合方式为主,不少名为MCN的机构实际仍在走PGC的路。刘飞则认为做这件事的目的不是复制多个何仙姑夫,而是成为“去中心化”的短视频MCN机构。 正是由于贝壳视频走的不是单领域垂直化MCN的道路,所以并不受领域的局限。而且,在刘飞看来,并非只有像搞笑、美妆等体量大且容易变现的领域才有前景,一些细分领域反而更具备优势。目前,贝壳视频已签约了30多个垂直类短视频IP,涵盖了搞笑、二次元、美食、旅行等多个领域。另外,在去年的10月及11月,贝壳视频连续位列秒拍MCN机构排行的第一名,成绩亮眼。 “短视频+”时代来临 对于短视频未来的发展,刘飞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短视频+"。 "短视频将成为全民化的工具",刘飞表示,短视频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内容形式,而是走向全民化、工具化。据了解,2017年,除了专门的短视频平台,大众点评、网易云音乐等垂直类平台也上线了短视频功能及专区,电商平台淘宝更是将短视频玩得风生水起,着力于打造内容型短视频.... 在刘飞看来,之所以越来越多广告商选择短视频进行品牌营销,是因为大家都意识到短视频是一个趋势。经历了短视频行业从新兴到爆发之后,刘飞对这个行业依然充满信心。而且在他看来,现在行业所处的位置是"非常具有红利期的起跑点"。 如今,何仙姑夫和贝壳视频作为两个独立品牌走在各自的道路上,承担着不同的期待。对于"何仙姑夫"这个相对成熟的品牌而言,刘飞希望能够将其继续打造成为泛娱乐领域的头部IP;而对于贝壳视频而言,刘飞则希望打造一个成熟的短视频产业链闭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