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微视网
 
登录 注册 我们 历程 投稿 广告 直播 微信 宣发 联盟 投资
天府微视网 新闻中心 天府特稿 阅读正文>>

做科研要甘于坐冷板凳有成果不必等着卖高价


|2018-5-31 21:40





原标题:做科研要甘于坐冷板凳 有成果不必等着卖高价

  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王玉忠发言。  本报记者欧阳杰摄

  人物名片

  王玉忠

  1961年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研究,在高分子材料无卤阻燃、生物降解及循环利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发表SCI期刊论文500余篇,SCI引用1万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10余项,获11项国家和省部科技成果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四川省和教育部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本报记者寇敏芳

  上年度轮空的省科技杰出贡献奖,今年有了主人。5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王玉忠拿下了这一年度四川科技界最高奖。

  一场火灾带来的触动

  王玉忠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阻燃材料的研究。

  1994年,克拉玛依发生了一场火灾,起火原因是灯光烤燃了幕布。这件事让王玉忠坚定了“阻燃”这个研究方向。“阻燃研究不能仅仅停留于基础研究阶段,必须继续延伸,发展技术进而实现应用,实现产业化。”他开始侧重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我希望,我做的每一项研究都要有应用背景,可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解决的一些科学与技术问题,并且这些成果都能得到应用。”

  学界公认,王玉忠解决了他从事的领域内多个难以解决的国际难题。

  虽然国家有阻燃方面的要求规定,但添加阻燃剂,既破坏材料其他性能,又增加成本。王玉忠提出和发展的阻燃新原理和新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阻燃性导致高分子材料(如塑料、纤维纺织品等)强度降低、熔融滴落导致二次灾害等难题。在解决一次性使用高分子材料制品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方面,也做出了突出成绩。

  与企业合作推动成果转化

  在实验室做出样品不是很难,要形成工业化大生产就比较难了。

  “我选题时会先思考,将来是发表论文,还是获得专利并得到实际应用。”王玉忠和团队已有超过40个专利实现了转化。

  “把成果当金娃娃不愿意放手,等着卖高价是不行的。”在王玉忠看来,与其对企业“狮子大开口”,不如从市场兑现价值――与企业一起合作,共同推动产品面世。

  王玉忠发明的各种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先后与四川超聚、成都科文等国内外50多个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涉及阻燃塑料、纤维与纺织品、电线电缆、建筑材料等各种高分子材料,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多个阻燃产品上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例如源自于他发明的无卤阻燃聚酯技术生产的阻燃聚酯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80%。

  王玉忠的学生都记得老师的一句话――科研不是赶时髦,要甘于坐冷板凳。“要做一项研究,你研究10年、20年或更长时间,总会出成果或有收获,关键是要坚持。”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责任编辑: tfwsw01】
声明:《做科研要甘于坐冷板凳有成果不必等着卖高价》如来源非“天府微视网”,刊载目的仅为传递更多信息,如无意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本网处理,编辑电话:15982414641。

上一篇:“四川造”3D打印血管有望年内进入临床试验
下一篇:2018高考日程安排出炉考前考中考后这些要注意
 
 精彩推荐
 
 影视合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专家团队 | 广告服务 | 发展历程 | 社会公益 | 媒体报道 | 网站地图|
欢迎各位网友投稿给天府微视网编辑部,我们将尽快处理您的来稿 投稿入口>>
Copyright 2017 - 2024 www.tfw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30220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网上暴恐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12377举报邮箱:46159379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