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想捂到整?这下没得门了!”在四川省武胜县金牛镇桅子湾村活动室,一面大红色的“镇村同步公开”公示栏格外引人注目,每天都要吸引不少村民前来观看。
今年初,四川省武胜县纪委在梳理信访线索时,发现群众反映“村务不公开”的问题较为典型。检查发现,不少村在公开工作中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不完整等问题,还有个别村的村务公开栏常年空着,甚至贴满各类小广告,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对此,该县纪委顺应群众关切,大力推行乡(镇)村(社区)同步公开,真正做到让群众监督权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接“地气”的创举。在全县559个村(居)活动室设置村(社区)务公开栏,科学划分为财务、民生事项、重点工程项目和其他公开事项4个栏目,及时公开群众关注度非常高的村级财务、享受低保政策人员等民生事项的各种事项。同时,在31个乡镇的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村(社区)务同步公开栏,对辖区内所有村(社区)相关事项予以全部公开,并通过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方便群众随时查看。
防“苍蝇”的利器。通过找准以前“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等最易“变味”、最易出现问题的公开环节,及时把相关事务向群众同步公开,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监督。并从思想、制度和惩戒三个层面建立健全预警约谈、一案三查、同步问责等制约监督机制,从而实现不敢腐的震慑效应、不能腐的约束效应、不想腐的自律效应,切实从源头上铲除群众身边容易滋生“四风”和腐败问题的土壤与条件。
治“心病”的良药。推行同步公开,既保障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又改变了以前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等“两张皮”现象,更有效地消除了群众的误解和猜疑。推行同步公开前,因村务公开产生的信访占全县信访总量的70%左右;推行同步公开后,信访量同比下降43%。截至目前,因公开工作不重视或公开工作不力,该县万龙镇黄桩村主任陈朝平等11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最有力的监督手段。我们通过设置同步公开平台,有效解决了各村(居)不公开、假公开或公开假数据、假账务的问题,充分保障了群众知情权、监督权,还有效化解了一大批因不公开引来的信访问题,广大群众无不衷心拥护,党群干群关系也更加和谐。”谈起推行镇村同步公开工作后取得的成效,武胜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郑机智满脸喜悦。(谭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