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精华
“不像话,太不像话了!我们的‘纪委书记’胆大包天,背到我们贪污大伙的活路钱。但是钱不多,他又是你们‘自己人’,你们县纪委得不得管?”周一早上,我刚到办公室,就迎来了数名情绪激动的信访群众。
经初步了解,这些村民口中的“纪委书记”,其实是四川省武胜县沿口镇金鸭村纪检小组长刘六辉。大家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刘六辉与其他村干部在开展退耕还林工作时,合伙贪污了村民们除草种树、修剪树枝的工钱。
“请问你们为什么不去镇上反映?那儿隔你们更近呀。”
“我们担心镇上的领导和他们很熟,可能会故意偏袒保护他们,所以就直接到你们县纪委来了。你不晓得,那些村干部虽然不干活,但是搞的钱比我们还多,请你们一定要好好查一下这些‘周扒皮’……”
“好的,感谢大家对我们县纪委的信任。”看着他们唠叨不休的样子,想着自己手头还有许多急于完成的工作,出于希望尽快支走他们的想法,我只好“爽快”地答应了。
然而,每周起初,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况且,这又不是什么“大案”“要案”,镇上也会认真处理的,还是建议转给镇纪委办理吧。送走村民们后,我和同事轻声嘀咕着。可脑海里刚闪过这个念头,就回想起村民们那如同父亲般亲切的面容。我再也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向领导办公室走去。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迅速展开调查,如果反映属实,坚决严肃处理!”在我详细汇报信访线索后,历来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尤其是“灯下黑”问题深恶痛绝的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郑机智坚定表态,并赓即召开线索排查会,马上成立专案组,全面开展初核工作。
纸终究包不住火。通过走访群众、调阅资料、谈话核实,刘六辉伙同其他3名村干部通过编造假表、虚假列支的方式,私分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的违纪违规行为逐渐浮出水面,刘六辉本人也对全部违纪事实予以承认,并将违纪所得如数退还。
经查明,金鸭村在退耕还林修枝整形项目实施完毕时,该村4名村干部向沿口镇政府报工日176天(实际仅61天,虚报115天),共套取项目资金11500元。刘六辉等4名村干部便将其私分,刘个人分得2500元。
前后仅仅两日,就查清了案情,村民们不由纷纷竖着大拇指点赞,还有十多名群众竟主动相约一起到县纪委来表示感谢。见惯了多名群众上访的纪检监察干部们,面对如此“奇葩”场景,无不为农民伯伯们的诚挚和善良所打动。
一纸处分决定书,粉碎了刘六辉等人的“发财”梦。刘六辉身为该村“纪委书记”,不但没有履行监督职责,还故意以身试纪,主动提议通过虚假列支的方式私分国家项目资金,其行为构成贪污,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经武胜县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刘六辉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予以全县通报。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通过此事,让我明白了:在纪律审查中,“微腐败”大多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看似每次贪污受贿金额小,但影响恶劣、民愤极大,久而久之、任其发展,必将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败坏社会风气,啃噬群众获得感。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对发现的“微腐败”问题,切不能以案小而不为,更不能因是“自己人”而“护犊”,必须刀刃向内、一查到底,方能得到群众的认同与点赞,真正让全面从严治党直抵基层“神经末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