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临沧市举办的第六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上,康定中学学生创作的《心灵的圣坛》和《终为江河》均获得了好作品奖。 《心灵的圣坛》(发表于《东方少年》2017年10月号)是康定中学高2010届学生布日所创作的散文,由康定中学黄志兵老师指导,高2020届8班学生黄雨卓编剧,高2019届1班学生拥彭达瓦导演、拍摄、制作,高2019届1班学生扎西邓珠主演的微电影作品。 高三一班学生《心灵的圣坛》导演 拥彭达瓦:《心灵的圣坛》它主要讲的是一个母亲和自己孩子之间的情感冲突,比如说母亲的话就是一直信佛,遇到什么事情都是那种拜神求佛的那种,然后比如自己的丈夫出去打工,她要念一下经,或者转一下经,就是转下佛塔,然后就是比如自己的儿子出去上学的时候,就是她会念一下经让儿子带一些佛珠之类的,然后护身符之类的,儿子就不是很理解母亲,他毕竟是读过书的,就是那种求神拜佛之类的他理解不了,在他的世界里面就是一个没必要的那种,他就是不是很能够自己的母亲,而母亲的话在他不理解的情况下还是去做这些事情,因为她相信她的孩子和她的亲人终有一天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念的经她所转的经到底是为了谁,然后它主要的是传达一种无私的爱,就是为了对自己的家人,对自己的亲人对自己朋友的一种无私的爱。 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是以"亚洲风?中国梦?临沧情"为主题,以"全国有品牌、亚洲有影响、世界有声音、社会有美誉、经济有回报"为主旨,表彰亚洲各国优秀微电影作品及影视人员,鼓励亚洲各国影视艺术创作多出精品,繁荣亚洲各国影视艺术事业,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宣传推介中国、云南、临沧,提高"世界佤乡、天下茶仓、大美临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次第六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在云南临沧市举办,康定中学师生代表应邀参加,并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这是对我们同学们摄影技术的一种高度认可,让他们坚定了继续走下去的决心,勇敢的追求自己的艺术梦。 高三一班学生《心灵的圣坛》导演 拥彭达瓦:去参加了亚洲微电影大赛,参加这个微电影大赛我只是,没什么期待之类的,因为我就是不是很自信,感觉有些地方还不够,比如单反它们里面是没有声音,也没有话筒,采音话筒,然后只有个单反和三角架,然后我们对心灵的圣坛进行了拍摄,然后就是上次老师跟我说,我们在那个亚洲微电影大赛获奖了,然后我刚开始有点不相信,因为有点难以置信,毕竟那是一个相对来说很大的舞台,在国际上面,比较有名,然后在那里得奖了,我觉得拍摄方面然后摄影、导演、制作等等都是我一个人做出来的,我感觉有点就是欣慰感,因为自己就是很喜欢这个电影,然后得到他们的认可,我觉得从4600多部中被评出来了,给了我一个奖项,就是好作品奖,然后就是感觉给了我一个莫大的认同。 拥彭达瓦他们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离不开平日教授他们知识的老师和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康中校园里,他们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叫做视界影视小屋,他们的许多作品都是在这里,经过自己编辑、删选、制作等等而精心产生的。 《视界影视小屋》的创建得益于当下的好政策,而康定中学“视界影视小屋”社团的创建,鼓励学校学生拿起手中的摄像机,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记录丰富的校园生活,拍摄下他们眼中美丽的家乡,让更多的人了解一个真实的藏区,感受藏区人民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三一班 《影视小屋》社长登真周扎:艺术给我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铜奖金奖,我在这影视小屋呆了一年多的时间,我觉得从上一届的社长给我教授从零基础教授一些摄影的那种技巧,或者摄影的基础方面,到现在我自己能自编自主,然后能自己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一些作品,我觉得影视小屋不仅仅给我灌输了艺术方面的思想,也给我灌输了关于人生定位的一种思想或者理念。 初一一班学生 洛登翁青:就是为了拍我们家乡的一些东西,然后拍我的兴趣爱好,或者就是可以把我的一生拍下来,从少年时代到成为像哥哥那样的人,全部都拍下来,成为一个合集,把这些都宣传出去,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来进入影视小屋,学习这些东西。 亚洲微电影艺术节自2013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深受专家赞誉和微电影人喜爱,成为全亚洲最具权威性、影响力的微电影盛典。迄今为止,我州康定中学已有六部微电影荣获金海棠奖。其中,最佳作品奖1部,优秀作品奖1部,好作品奖4部;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够继续开动大脑,勇于创新,创作出更多更精美的作品。 记者:金鑫 楚吴巴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