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行业都有着独特的行业文化,一张嘴就知有没有。哪怕像重庆小面这样的细分行业,也有不少“暗语”。“提黄”,口感要硬点儿;“多青”,多加青菜;“干馏”,少舀汤头;“免红”,不放辣子……那新媒体行业里的“老咖新咖”们,平时又是如何交流的呢?作为一个新媒体人,下面这些行话,你不懂是不行的…… 关键词:DAU、MAU、日活、月活 解释:日活=日活跃用户数量,英文写法是Daily Active User,因此缩写为DAU;同理,“月活”和“MAU”即月活跃用户数量(Monthly Active Users) 。 举例:在发布会上,抖音总裁张楠表示,2019年1月,抖音DAU(日活)已经突破2.5亿,MAU(月活)突破5亿。 关键词:KOL 解释: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指的是在某些领域内拥有一定话语权的人,也可以理解成大V、大佬、太太。 他们的粉丝粘度相对较高,在所处领域内,KOL的观点具有一定权威性,能够让粉丝信服。 较为成功的KOL甚至能够对平台产生一定影响,并且和平台保持良性互动。 举例:现在找KOL做广告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他们在自己圈子里的变现能力很强。 关键词:ACG 举例:随着ACG文化的发展,许多优秀的本土ACG作者崭露头角。 解释:ACG是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也就是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 尽管ACG文化最发达的国家是日本,但这个词是中国本土词汇,日本并没有种概括哦。所以如果和日本朋友说起ACG领域,ACG文化,对方可能会一脸懵逼。 关键词:MCN 解释:MCN是Multi-Channel Network的缩写,本以为“内容制造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内,主要指视频经纪公司(“经纪”不是“经济”),主要业务为挖掘孵化网络红人、KOL、IP形象,并且为其设计发展路线,最终进行落地变现。 举例:在抖音爆红的环境下,各大MCN公司纷纷开始围剿流量,培养出大量KOL进行吸粉。 关键词:B端、To B 解释:在运营内容中,B表示企业或商业(Business),C则代表用户及消费者(Customer)。 举例来说,「人民日报」是针对C端的账号,而「养猪一家人」则属于B端账号。 举例:新榜是一家主要面对B端的内容产业服务公司。 关键词:OMO 解释:2017年11月,李开复第一次提出了OMO(Online-Merge-Offline 线上线下的全面整合)的概念。 过去两年,凭借强大的品牌和IP效应,不少发轫于内容创业的新媒体品牌,纷纷选择从线上走向更广阔的线下。 举例:「一条」「日食记」「十点读书」等线上IP品牌纷纷开设线下门店,意味着OMO模式的影响力正在进一步扩大 关键词:UGC 解释:UGC的全称为User Generated Content,也就是“用户生成内容”。 知乎可以说是最典型的UGC平台之一,内容由用户创造,而非平台为用户创造。 吐槽:知乎PR麻烦来结一下广告费。 关键词:PGC 解释:与UGC相对应,PGC是指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即专业生产内容。 最典型的例子是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等平台。通过发布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内容吸引用户。 关键词:马太效应 解释: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 举例:根据2018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微信日活已经突破10亿。受马太效应影响,新社交软件撼动微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与此同时,微信也必将进一步下沉,继续获得新用户。 关键词:长尾理论 解释: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 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当,甚至更大。 关键词:内容创业 解释:内容创业,所谓内容创业,事实上,自媒体、公众号只是内容创业的一种形式。 从广义上讲,以创造高质量的内容为手段的创业方式都是内容创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上阅读量过百万的爆款文章、华尔街见闻推送给用户的全球实时金融资讯、优酷上美妆达人上传的化妆视频、晋江上连载的网络小说、YY直播里美女主播唱歌给用户听…… 不论在哪个平台,形式如何,风格深刻或娱乐,只要发布的内容有市场,都是一种内容创业。 关键词:内容付费 解释:将原本免费的内容转化为付费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 举例:知乎Live、微博问答、罗辑思维 关键词:内容消费 解释:用户对内容或知识的付费模式由刚性消费转向柔性消费,不再以获得知识为唯一消费原因,由增长焦虑驱动转为由娱乐消遣、好奇为消费驱动。 举例:喜马拉雅123知识狂欢节 关键词:内容电商 解释:用内容积累的粉丝及个人品牌展开电商运营。通过优质的内容传播,引发粉丝的购买兴趣。 举例:一条、日食记、灵魂有香气的女子、野食小哥 关键词:公域流量/私域流量 解释:公域流量即公有区域流量,与之相对的私域流量即私有区域流量。 公域流量是指由平台掌握分发权限,不受个人或品牌影响的流量类型,例如淘宝首页、公交广告、App开屏广告、抖音主页等; 而私域流量的主要例子有微信公众号推文、微信朋友圈、淘宝直播粉丝等,需要通过沉淀及积累来获得的、更加精准、转化率更高的垂直领域流量。 公域和私域的主要区别是,流量掌握在平台手里还是自己手里。某种程度上来说,私域流量是品牌最重要的数字资产,是企业在线上开展业务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矩阵化 解释:新媒体品牌为扩大品牌效应、进一步吸引受众、互相推广为目的而进行的品牌多元化战略。 通常能够沉淀更多粉丝,并且进一步完成商业闭环,提高变现能力。 吐槽:实不相瞒,曾读过师大附属幼儿园、师大附小、师大附中,最终师范大学毕业的我,享受了十几年矩阵化服务。 关键词:打开率 解释:打开率指打开内容的粉丝占比,具体算法为(阅读量÷粉丝数)×100% 举例:拥有3000粉丝,头条阅读量1500,则打开率 =(1500÷3000)*100% = 50%,通常来说,打开率指头条打开率,不表示全账号所有文章的打开率。 关键词:转化率 解释:转化率用来表示活动的完成效果,具体算法为(达到预期目的的用户数÷参与活动的总人数)*100%。 举例:有100个用户参加了你的线下见面会,最终10个人购买了你的新书,则本次活动转化率为10% 。 关键词:调性 解释:公众号、微博等账号的整体风格,长期形成的 “调调+个性”,通常由定位、文风、视觉、价值观等构成。 关键词:用户画像 解释:通过用户属性中各项数据,搭建而成的整体人群面貌。 包括用户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婚育情况、兴趣爱好、消费指数等数据。 举例:从用户画像来看,我们的受众主要是那些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女白领。 关键词:下半场/红利期结束 解释:这也算是新媒体领域内最常见的词汇之一了,意思就是红利上升期的结束。 通常表现为市场大体分割完毕、新用户减少、涨粉达到瓶颈、打开率下降。 关键词:开白 解释:在微信公众号生态环境内,超过300字的文章可以添加“原创声明”,在添加过原创声明后,想要转载该篇文章需要通过原作者允许。也就是“开放转载白名单权限”,简称开白。 关键词:单钩、双钩 解释:在公号中,发布原创内容后,可选针对某些兄弟账号开放转载白名单,“单钩”表示可修改文章,“双钩”表示可修改文章,并且可以不显示转载来源。 由于“不显示转载来源”授权需要额外再添加一个√,因此称为“双钩”。 那么最后再来个小测试,下面这句话,你能读懂么? 我们目前有300万DAU,转化率超过10%,旗下的头部KOL在私域流量方面有很强势的变现能力。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和MCN公司合作,完成矩阵化布局,以争取在红利消失的下半场拥有更好的长尾效应
来源网址: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article&id=0LGW6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