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彩云 徐萌晟
摘要:2018年,中国移动短视频行业整体发展走势良好,头部产品持续火爆,新兴短视频app大量涌现。短视频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出现新的特点:生产方式不断进阶、内容题材垂直深耕、数字技术助力传播。与此同时,行业内部仍是乱象丛生,短视频的运营与治理还走在逐步完善的道路上。回望本年度行业发展历程,有助于总结经验,形成较为良性的未来发展态势。 关键词:移动短视频;媒介融合;传播特点
2018年,短视频行业发生了不少大事:抖音、快手火爆势头不减,持续坐稳短视频领域的头两把交椅。BAT三巨头不甘示弱,百度推出“好看视频”,阿里将旗下收购的土豆视频重塑为新生的短视频平台,腾讯再度启动“微视”,并多渠道大力推广。短视频传播过程中的乱象受到管理部门的注意,国家版权局通过约谈责令整改、下架删除各类违规短视频、严厉打击和清理违规账号等方式对短视频市场进行规范和整顿。 2018年我国短视频行业继井喷式发展后逐渐进入平稳的发展阶段,用户增长率呈现稳定且递减状态,用户红利期基本消失。但庞大的用户基数与短视频丰富多彩的传播元素又为短视频产业链的延伸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图1 根据研究机构推测,中国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增速正逐渐放缓
一、短视频高速持续发展 (一)短视频来势汹汹,巨头入场夺先机 “短视频”一词最早起源于2011年美国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viddy,是以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为平台呈现,由用户自主拍摄剪辑制作的时长短、可即时传播、内容形式灵活多样的移动视频新媒体。同年,制作分享GIF动图的工具GIF快手上线,并于次年11月宣布转型为短视频社区,开始了中国短视频应用的早起探索。2013年,在社交软件twitter推出短视频应用vine之后,国内对标twitter的新浪微博也相继推出“秒拍”,业界普遍认为此即“中国短视频元年”的发端标志[[1]]。 
图2 2018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发展进入下半场,新阶段将带来新的发展需求
与动辄几十分钟甚至一小时以上的传统视频节目相比,早期的短视频虽然在拍摄技法和后期特效包装等方面有较大的水准差异,但观看更便捷、单条视频观看耗时短、内容格调轻松愉快等特点相对更加契合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中青年年龄段用户群体的观看偏好。于是,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和新青年创业者嗅到了短视频的“香味”,纷纷涌入这片沃土,各类短视频应用也随之集中面世。 短视频行业经过初期的探索,于2016年迎来行业爆发式井喷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各大公司合力完成了超过30笔的资金运作,短视频市场的融资金额更是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五十多亿元。纵观2013到2016年的短视频市场发展,大抵可以根据短视频不同的应用目的分为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类;以西瓜、秒拍为代表的资讯媒体类;以B站(Bilibili)、A
【责任编辑: tfwsw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