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Master Control Node(主控节点)
先讲点题外话,SD-WAN这个术语其实是脱胎于大名鼎鼎的SDN,即软件定义网络,大家一开始都想搞SDN,直接革了C某,J某,H某传统厂商的命,但这步子迈的有点大了,现在SDN技术还远远达不到电信要求。于是乎,退而求其次,SD-WAN就出现了。继承了SDN设计理念的SD-WAN厂商,也采用了控制器的架构,控制器是不参与流量转发的,这样当控制器下发流表之后,即使控制器全挂,也不会影响流量转发。 Citrix的SD-WAN方案中,MCN就是类似控制器的角色,但是MCN也会参与流量转发,因此MCN的高可用就非常重要。Citrix设计了非常多的保护措施和机制,来防止当MCN节点宕机后造成的整网故障。
MCN的高可用分为两个层面
这张图诠释的很好,理论上来说,四个MCN设备都宕机了才会影响到整个SD-WAN的网络。 
详细配置过程请在最后点击原文 切换原则 1.先在站点内切换,同时切换控制和转发层面 2.如果同站点内两台都挂了,先发生转发层面的切换,而后发生控制层面的切换
逻辑拓扑 
Primary MCN:包含两台HA设备的主站点 Secondary MCN:仅含一台设备的备站点 Virtual Path:虚拟通道,可以看到Pri/Sec MCN节点会建立三条Virtual Path,而分支节点则是建立两条Virtual Path ICMP Traffic:用Ping来做测试业务流量,源目地址是分支到分支,实际流量经过Virtual Path,到达MCN来进行转发 切换过程 


【责任编辑: tfwsw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