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是著作权法的立法追求之一。在短视频产业已渐成规模的当下,法律规范应当对市场及其中的商业逻辑有所回应,不应为作品设限,人为提高作品构成要件的门槛。
不久前,北京法院审理了一些短视频案件。其中,海淀法院审结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诉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权纠纷两案,认定“PPAP”(时长36秒)和“这智商没谁了”(时长18秒)两条短视频构成类电影作品,华多公司侵害了快手公司依法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分别判决华多公司赔偿快手公司经济损失各1万元及相应的合理开支。这些案件宣判后,引发了一些争论,其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便是短视频能否构成作品?短视频构成作品的前提下,构成什么类型的作品?
短视频的主要类型
当前的短视频类型,以其内容形式区分,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1、短纪录片型:这类短视频多数以时长较短的纪录片形式呈现,内容相对完整,制作也较为精良,且可能在其中插入广告宣传,时长一般在1分钟至3分钟左右。
2、网红IP型:这类短视频主要为在互联网上具有较高认知度的网红所制作并发布,内容一般较为贴近生活,但会根据网红所擅长的领域(如音乐、舞蹈、游戏、文艺、逗趣等)而有所差异,时长大概3分钟左右。
3、情景短剧型:此类短视频的内容以创意或搞笑为主,时长视剧情内容而从十几秒到5分钟左右不等。此类短视频中的典型是草根恶搞型的情景短剧。上述“这智商没谁了”即是情景短剧类短视频。
4、技能分享型:此类短视频包括科普、旅游、美妆等内容的技能分享,时长大概1分钟左右。
5、创意剪辑型:此类视频一般是在已有视频的基础上,利用剪辑技巧和创意,截取其中的片段,或加入特效,或加入解说、评论等元素制作而成,时长基本也在5分钟左右。上述 “PPAP”即是剪辑制作的短视频。
6、随手分享型:此类视频一般是用户随手拍摄并上传的生活类记录视频,内容既可能是生活场景,也可能是自然风光、会议实录片段等;时长一般也在数秒到3分钟之间。
7、精彩片断型:此类视频一般为影视剧、体育赛事的精彩片断,特别是某些剧热播期间,将该剧中相关视频画面分类剪辑,或是热门赛事前后,将某些比赛视频画面制作成GIF动图;时长一般在数秒至3分钟之间。
短视频能否构成作品
来源网址:http://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51316202&ver=1455&signature=Lboy3jAAkYmdrnhVV*qx2i0sPZGy0Em5lFg7fdGPVHgs97vFKMqcGziDeti5GD8P0x6o9*muxjx9WOriC4txqKn9OzCMzsqiHV1a3jFXwj0kqGBYMFBSvhdULVfQlrPY&new=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