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平台的音乐布局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短视频与音乐产业这两年在市场中的碰撞与融合。
诸多垂直类短视频平台在这两年开始进一步拓展与音乐产业的的融合,并逐步向上游进军。这其中,在去年动作频频、表现抢眼的抖音和快手两大巨头自然不会缺席,除了版权和渠道的布局,还分别推出了各自的原创音乐计划,争夺短视频音乐产业上游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菠萝BOLO、动次等APP则是自诞生起就瞄准了音乐细分市场的新玩法。菠萝BOLO的前身是碎乐,由知名摇滚歌手汪峰打造,最初的slogan就是“和音乐寻欢作乐”,品牌升级后则定位为集看音乐、玩音乐、创音乐、交朋友为一体的泛音乐视频社交平台,特色就是集合了一批音乐人、乐评人、制作人等业内人士,借由音乐UGC来打造生态。

△来源:网络
此外,走小而美路线的vue、一闪等平台,也在划分版权地图。
一闪签下了十位 vlog 音乐制作人,打造独家曲库,用户可在APP上自由使用这些制作人的beats。而诞生之初拿到了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BAI投资的VUE,则与全球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BMG展开了合作,VUE 自带上千首音乐,多数都是来自于BMG,按风格划可分为欢快、舒缓、动感等主题,方便用户根据视频场景选择合适的音乐。
短视频发力原创音乐领域
在行业前沿快步前进的抖音和快手,不仅想方设法满足用户的浅层次音乐需求,做好“音乐短视频”,而且也在向音乐行业的上游:原创音乐领域发力,涉足“短视频音乐”。
据了解,在光音Mulight APP之前,快手去年就在主APP上相继上线了K歌和快手音悦台,为用户提供k歌以及精选音乐短视频的观看功能。除了挖掘用户的音乐需求,快手也于2018年4月推出了“快手音乐人计划”,旨在扶持更多原创音乐。

△来源:网络
而比快手更早下手的是抖音,毕竟目前“抖音神曲”甚至都被默认为当今流行音乐的一个细分门类。刚成立时,抖音就开始跟音乐行业合作,与华纳合作用Bruno Mars的《24K Magic》发起“全民手颤舞”挑战。这是抖音通过各种官方挑战活动引爆热歌的开端。
2018年,抖音推出“看见音乐计划”,意在扶持优秀原创音乐人。同时,也与各大音乐公司以及800多家中小音乐厂牌、版权方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
处于白热化竞争的两个平台,尽管都针对音乐行业推出了挖掘、扶持、推广策略,但由于平台调性与市场方向的不同,各自在音乐领域的抢占中也呈现了不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