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短见长、以小博大是短视频可以期许的未来,然而流量不是恒久的能量,让短视频以一公分的宽度挖掘一公里的深度,除了赋能艺术魅力、人文内涵之外,还要激发短视频作品释放出更强大的社会价值。
在流量竞争中短视频内容生产已悄然从头部向多元化延伸,新闻类、探索综艺类及剧情类都找到了各自的切入角度。在选题和内容创新上隐藏着短视频从浅表到深度的发展机会。传统短视频更多是浅表性阅读,带来的问题是看过之后缺乏思考,却可以将很复杂的内容浅显化表达出来,省时高效地传递给观众。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都可以通过短视频来呈现。寻找短视频的机会,需要讲好治国理政、奋斗圆梦、合作共赢的中国故事;需要创造性转化中国文化,提炼文化精髓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需要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教育角度切入引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升级乡村户外综艺,传扬乡村文明新气象。把生动鲜活的短视频作为外包装,内核是讲好中国故事,这样才能让观众看过之后,感到有趣、有料、有情、有思考,是我们现在所呼唤的一种短视频。
1985年,卢米埃尔兄弟以《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12部约一分钟的短片开启了世界电影之旅,让电影成为三种时间艺术和三种空间艺术之外的“第七艺术”,带着对技术的摸索和对艺术的尝试,短视频以这样一种角色诞生。120多年后的今天,当人类科技再次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当影视艺术已然炉火纯青,短视频又将重构影视发展格局,释放出影视艺术沉淀了一百多年的力量。
(作者冷凇系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张丽平系中心创研基地特聘研究员)
中国最难懂的温州话居然这么好听, 一首《温州欢迎你》引发了海内外温州人的共鸣
传媒津津道|非虚构写作,为何被越来越多的受众和用户青睐?
党媒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报道:小视角见证大变迁
中国新闻奖青睐义乌?好像是哎!
传媒津津道|两会报道,媒体人的十八般武艺越玩越溜
这五个“意识”,能让党报专副刊焕发生机
Get这些技巧,运用微博处置突发事件或能驾轻就熟
传媒津津道|旧报换新颜,纸媒期待雪中花开
不玩噱头不跟风 这个栏目在坚守中夺得中国新闻奖
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军装照”H5,它的“金点子“是怎么产生的
澎湃的这个H5,怎么就拿回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坚守质疑精神,区别职业记者和人人话筒的边界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聚焦传媒大行业的创新变革
研究全媒体、全产业链的融合创新
打造媒体人交流经验、探讨新知的平台
订阅《传媒评论》杂志其实很方便哦~
您可以在邮局订阅
邮局代号:32-229
全年定价96元
每册定价8元
您也可以通过编辑部直接订阅
订阅方法:发送“我要订阅”至公号后台
或电话 85310377 85310379
欢迎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