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微视网
 
登录 注册 我们 历程 投稿 广告 直播 微信 宣发 联盟 投资
天府微视网 新闻中心 短视频新闻 阅读正文>>

短视频中的“雾霾中国”


|2019-3-14 05:15






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考察个体在自制雾霾短视频中如何言说雾霾。这区别于问卷调查法或深度访谈法。如何对影像进行编码和分析?让我们一起走进研究,探寻答案。


作者:吴世文 周夏萍

原文标题:网友自制短视频中的“雾霾中国”:公共危机、个体叙事与影像表达

来源:《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年第3期


摘要

频发的雾霾是我国当下的公共健康危机之一。以公共危机的个体叙事为视角, 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秒拍、美拍和土豆中网友自制雾霾短视频 (N=2009) 发现:拍摄方式、出镜人物性别影响着网友自制短视频界定、表述雾霾, 以及呈现的应对雾霾的行为。大多数视频都将雾霾视作危机, 但未突出雾霾的危害性、成因以及应对措施, 实则是对雾霾的浅层认知, 淡化了雾霾危机。网友自拍多于非自拍, 但倾向于利用“他者”或从“他者”身上出发寻找雾霾发生的原因, 而不是从自身出发。不少视频以娱乐的方式讲述雾霾, 但从科学的角度讲述雾霾较少。绝大多数短视频未提及或呈现应对雾霾的行为, 并且接近一半的人在雾霾天出行。真实的雾霾场景可能通过技术的手段或娱乐化的策略去真实化, 从而被“异化”, 因此, “有图有真相”“眼见为实”等见解需要在新的技术条件下被重新定义。如果说自上而下的雾霾叙事或官方话语存在宏大叙事的不足, 那么, 自下而上的雾霾言说也并不理想。作为参与式视频的一种表现形式, 自制短视频如何呈现公共危机与公共议题, 个体的危机叙事何以上升为公共叙事, 是一个新的问题。


关键词

雾霾; 影像叙事; 个体叙事; 自拍; 短视频;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加快, 雾霾天气出现并引发关注[1]。2010年, 美国驻华大使馆公布的一组关于北京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 引起人们讨论PM2.5的问题。近年来, 雾霾天气频繁爆发, 推动雾霾问题进入公共视野。墨迹天气对2015年10月15日至2016年10月15日间全国城市雾霾天气的监测显示, 全国雾霾最严重的衡水、保定的雾霾天气达半年以上, 北京的雾霾有147天[2]。2017年, 全国共发生6次大范围霾天气过程, 全国平均霾日数为27.5天,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平均霾日数分别为42.3天、53.3天、17.9天[3]。

频发的雾霾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健康成本[4]与经济损失[5]。已有研究表明, PM2.5对人体呼吸系统[6]、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7]会产生有害影响, 而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会导致人的寿命减短[8]。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长期或短期暴露于PM2.5之中会增加心肺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9], 老年人与儿童更易受到影响[10]。

对于雾霾这一公共健康危机, 不同的社会行动者如何言说之, 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其的认知、态度与行为。目前, 已有不少研究探究了政府[11]与媒体[12]如何界定与应对雾霾, 但公众的言说尚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在社交媒体时代, 网友自制短视频来呈现雾霾, 形成了雾霾的个体叙事。本文运用量化内容分析探究2009个网友自制短视频如何呈现雾霾, 有助于丰富我们对个体危机叙事的理解, 并进一步审视新媒体环境下个体危机叙事的功能与影响, 亦有助于推动雾霾信息的传播研究与短视频研究。

、理论框架与研究问题


(一) 中国雾霾议题的建构与呈现




来源网址:http://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52506782&ver=1482&signature=y940UusohGGdTi-EEaio0aSArLAboIEX8HE6zFk1VJ7LikjI76Uyn81EM-oz6n5*m-9DDNn84jMZWKfu7ymwgbI4F14TVYZlan0QOFTL-UVYawLRj37Wwg0hDgPXneo3&new=1

【责任编辑: tfwsw01】
声明:《短视频中的“雾霾中国”》如来源非“天府微视网”,刊载目的仅为传递更多信息,如无意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本网处理,编辑电话:15982414641。

上一篇:短视频日榜(3.12)| 腾讯应用宝屏蔽“多闪”;小红书上线小红店,进军社交电商
下一篇:现在加入短视频创业大军,还有没有机会?
 
 精彩推荐
 
 影视合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专家团队 | 广告服务 | 发展历程 | 社会公益 | 媒体报道 | 网站地图|
欢迎各位网友投稿给天府微视网编辑部,我们将尽快处理您的来稿 投稿入口>>
Copyright 2017 - 2024 www.tfw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30220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网上暴恐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12377举报邮箱:46159379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