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不要说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的那样一小段话,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枝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信》)

帕金森病最早由英国医生帕金森于1817年描述,是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化类疾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的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常见的是手抖,进而累及对侧肢体,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作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第三杀手”,帕金森病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
不过,帕金森病现在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有不断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遇到50岁以下帕金森病患者不断增多,30多岁年轻患者也屡见不鲜,甚至有十几岁患者。有统计显示,“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据该病总人数的10%。2015年,全球约有620万帕金森病患者,其中11.7万人死于帕金森病。

帕金森疾病在中国的情况并不容乐观。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帕金森病患者超过270万人,每年新发患者人数达10万人以上。
2016年北京、西安、上海三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但仅有3.75%的患者初发病时意识到自己患病,帕金森病误诊率高达23.5%。
2017年发布的帕金森病大众调研显示,90%的社会大众不了解帕金森病,其中过半认为帕金森病就是霍金所患的“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帕金森病患者数量日渐增多。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至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将达500万,帕金森病诊治形势严峻。
为此,健客诚意邀请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主治医生??冼文彪博士,在线给大家讲解帕金森疾病的治疗及用药相关知识。
直播时间 :3月17日(周日)下午15:30?16:30。 直播主题 :帕金森病的治疗及罗替高汀的用药指导。 直播嘉宾 :冼文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主治医生,医学博士。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抗衰老及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脑变性疾病专委会委员。 擅长: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冻结步态(步态思维植入疗法),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和术后参数程控,DBS电极三维位置重建精准化程控,以及脑血管病等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请收藏此文,并于直播开始前 识别图上二维码,进入直播间,即可参与!
直播过程中,将设有答疑环节,请提前准备好您的问题,冼大夫会进行现场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