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微视网
 
登录 注册 我们 历程 投稿 广告 直播 微信 宣发 联盟 投资

86岁老人用左手写两万字文稿记录汶川地震


|2018-3-25 08:53



每日人物幸运报道

成都的86岁老人顾伯亚近日将自己手写的两万余字文稿《记住地震灾难,奋力挺起脊梁??汶川5?12大地震周年纪》捐献给了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该文稿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了地震时和灾后重建的情况。顾伯亚告诉每日人物,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希望自己的这份材料能够教育后人,为历史留存一份纪念。

据顾伯亚介绍,退休前他在达州开江县农业部门搞农村工作,经常走访调查,做文字材料。这份汶川地震周年纪的材料是自己用左手写完的。在顾伯亚60多岁时,因为常年用右手工作,造成了右手肌肉痉挛,无法做精细活路。为了写这份文稿,顾伯亚曾用左手写字练习了一年。

null

顾伯亚。

以下是每日人物与顾伯亚的对话。

为教育后人左手写两万余字记录汶川地震

每日人物:为什么想记录汶川大地震?

顾伯亚:因为我觉得我们5?12汶川大地震损失很惨重,特别是重灾区,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在我这一生来说是很少见的,当时我在重灾区绵阳,我就想把这个灾情的情况、救援的情况、重建的情况记录下来。我很重视这些,灾后我去了重灾区看了,搜集了材料,就想通过图片和文字记录下来,防灾减灾,教育后人。

每日人物:这份文稿里包含了哪些内容?

顾伯亚:主要包括大地震来的时候我的感觉,山摇地动,这种感受很恐怖,我把情况记录下来了。灾害发生过后老百姓的心态,我也观察了很多。灾后,朋友、同事互相关爱,互相牵动人心。因为当时电话不通,前后十几二十天,广播、电视这些媒体都在播报寻找亲人的信息。我认识了几十年的老朋友,在外地也打电话来问我平安,所以我很感动。这样互相关爱的情况就体现得很好。还有我儿时的伙伴,找到我电话打过来问我,很感动。内容就是关于这些抗灾、自救的故事。

每日人物:为什么要用左手写字呢?

顾伯亚:说起这个话就有点长了,我在工作的时候就普遍用右手写字,60几岁的时候,右手生病了,华西医院的医生说我右手是肌肉痉挛,无法做精细活路,我感觉很痛苦。后来就用左手来练习,练习了一年的时候,能利用自如了,我心里就非常愉快,就记录一些事情。我老了,老来乐吧。

地震时听到房屋撕裂声感到很恐怖

每日人物:汶川地震的时候你在哪儿?在做什么?

顾伯亚:当时我在绵阳,中午两点多钟,我们几个老人在茶馆娱乐。当时桌面上的茶杯都在晃动, 我们就意识到地震了。就赶忙让大家走到街道上,宽阔的地方去躲避,但好像走不动,我们听到房屋的撕裂声,感觉很恐怖。 

每日人物:汶川地震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

顾伯亚:当时我们在外面耍,电话也打不通,去亲戚家里,水电气也没有了,当时生活还是有点很困难,只有屋里剩下来的糕点用来克服一下。当时我急切想要回成都去,到了火车站,火车站的同志就跟我说,已经地震了,你老人家快到安全地方去躲避。当天晚上,我们就看到外面坝子上人挤人,在外面躲避。下雨了也不敢回去。

每日人物:为什么要把文稿捐给四川防灾减灾教育馆?

顾伯亚:地震已经十周年了,当时死了那么多人。我在电视上听到说有十周年的防灾教育活动,我就去问了,拿到教育馆他们觉得资料有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我没得啥子用了,老了,做点公益活动,增强抗灾意识,我觉得还是有点用。

我住的地方到教育馆有八九个公交站的距离, 我先去了四川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反映事情,他们说要到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但是我又找不到,过了春节才去找了,去了两回,才递交了材料。他们的领导同志来看了,说这个材料很有用,就给他们了。

null

文稿。

实地走访调查五易其稿

每日人物:为了写这个文稿你都做了哪些准备?

顾伯亚:我亲自去了重灾区,加上我的感受体验,从媒体上看到报道,我也注意到这些。街上也看到很多志愿者献血、捐衣物这些。搜集材料花了半年时间,那个时候是08年,后来恢复重建我也注意听新闻,看报纸看电视。就这样找了很多资料,然后结合自己的经历感受写下来。

每日人物:写稿写了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

顾伯亚:09年八九月份我就写好了初稿,那个时候,又要搜集,整理,思考。写了头稿觉得不对又要重新修改,大概写了五六次,这个小册子才形成。那个时候是集中精力把这个书稿完成,只要有空就写,有时候每天写两三个小时。我觉得很有乐趣,自娱自乐。

每日人物:关于汶川地震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顾伯亚:有两件事情我感觉最深刻。一个是灾后十几天,我到都江堰去,那里有一个鱼嘴的景点,那个宣传牌用各国文字写着介绍,被地震弄垮了,我觉得这么宝贵的东西都弄垮了很可惜。震后半年的时间,我去北川,清明节的时候,北川中学的遗址上,有很多人去祭奠,那种场景看到都要流泪的,一直很难忘。

还有灾后恢复重建的时候,有个堰塞湖,这关系到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那个堰塞湖,武警部队的重型的机械没法开过去,我就看到俄罗斯的重型飞机在绵阳起飞,去堰塞湖执行任务。这点,我觉得还是国际支援帮助了我们,避免了堰塞湖的溃坝,保卫了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一点我很感动。


【责任编辑: tfwsw01】
声明:《86岁老人用左手写两万字文稿记录汶川地震》如来源非“天府微视网”,刊载目的仅为传递更多信息,如无意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本网处理,编辑电话:15982414641。

下一篇:汶川地震179小时后获救 再回部队医院做腰椎手术
 
 精彩推荐
 
 影视合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专家团队 | 广告服务 | 发展历程 | 社会公益 | 媒体报道 | 网站地图|
欢迎各位网友投稿给天府微视网编辑部,我们将尽快处理您的来稿 投稿入口>>
Copyright 2017 - 2024 www.tfwsw.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30220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网上暴恐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12377举报邮箱:46159379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