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营销一直是品牌钟爱的营销方式。
早在1987年,体育用品巨头NIKE就尝试将音乐内容与品牌传播进行结合。在那个轰动营销界的“Air Revolution”电视广告中,在其标志性的“Do something, anyting”品牌开头语之后,The Beatles的歌曲《Revolution》与脚踏品牌运动鞋的迈克尔乔丹、约翰麦肯罗等不同领域运动明星的运动画面同时出现。
在此之前,品牌都只让音乐作为陪衬出现,使用的音乐也均为翻唱版本,这是品牌首次在广告视频中使用原版流行音乐内容,广告中《Revolution》歌词、歌曲、音乐人让NIKE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品牌印象,成为运动改革的代表,这也是接下来三十多年里,越来越多品牌使用热门单曲和当红艺人进行品牌营销的原因,音乐营销也成为品牌积累独特优势的杀手锏之一。

随着娱乐载体的进一步进化,越来越多娱乐载体的出现以及更加碎片化的娱乐方式,都直接影响到了音乐营销呈现在大众面前的过程与结果。其路径的更迭也见证了品牌方、内容方和平台方合作方式的优化和改善。
作为逐渐普及的娱乐载体,短视频在近几年也成为了音乐营销合作“新贵”。国外YouTube、Instagram、Facebook等平台让品牌尝试使用更贴切的音乐内容,或甚至邀请艺人和网红合作,量身打造创意性的商业歌曲。其碎片化、移动化、互动化和生活化的使用特点,让品牌形象随着音乐内容,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更多消费群体,并不时掀起惊人的病毒效应。
国内的短视频平台近几年也在音乐内容与短视频载体商业化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而且,和目前依旧更习惯社交平台、长视频和图文营销的海外市场相比,国内的短视频玩家们则相对更好地利用了短视频本身的载体特性。
一方面,以抖音为首的短视频平台从去年开始就通过“看见音乐计划”等孵化更多有原创能力的音乐人;另一方面,这些平台也搭建出不少渠道,帮助音乐产业更有效地接触品牌方,用改编和策划活动等创意方式达成有效的营销合作,让音乐人、音乐内容和品牌价值都获得了更好的呈现。

△抖音x支付宝锦鲤活动,BGM改编自《生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