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品牌建设者们, 如果你们还没做, 或正在犹豫要不要做科普类短视频, 本文告诉你:时不我待! 因为:2018年,知识科普类短视频的平均播放量、点赞量、作者粉丝数等,都远高于站内(抖音)平均水平。 日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科学报社与字节跳动联合发布《知识的普惠??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 其显示,知识类大V 正在成为新的“网红”,短视频传播知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一】 什么是知识类短视频? 是指以分享知识为主要目的,以知识讲解为主要内容,观看者能从中获得知识的短视频。 截至2018 年12月8日,抖音上粉丝过万的知识类创作者近1.8 万个,累计发布超过300 万知识类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3388 亿。 
与平台整体相比,万粉知识类作者所发布的视频,条均播放量和分享量都远高于整体平均水平。人均粉丝数是平均线的两倍,超过15 万。 从粉赞比(即粉丝数/ 累计点赞数,可用来衡量有效粉丝转化效果)来看,知识类作者也远高于平均线。 可见,知识类内容深受用户欢迎,往往有更好的粉丝沉淀力。 
【二】 科普类短视频最受欢迎 统计数据显示,知识类短视频主要分为以下六类: 科普类:自然科普、人文科普、健康科普、安全科普、法律科普、传统文化等; 考学类:K12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 才艺类:声乐教学、书法教学、舞蹈教学、手工教程、画画教程、摄影教程等; 职场类:自我成长、职业技能、处事哲学、理财知识等; 生活类:生活窍门、美食教程、健身知识、妆搭知识、养宠知识、家装常识、园艺知识等; 母婴育儿类:育儿常识、早教知识、亲子教育等;

传播数据对比显示: 
【三】 短视频传播知识,有四大特征 短视频传播知识的核心,在于让更多知识被传播,同时让知识触达更多的人,实现知识的普及。 其传播路径,具有4个主要特征。 1.知识传播的即时化 凸显一个明晰的知识点,使呈现的知识更加凝练、“轻量”和触手可及;开门见山、快速切入正题,展现知识最精华的部分;随时随地学习,提高知识的传播效率。 
2.知识呈现的人格化 讲述者本身成为了知识的一部分;拥有鲜明的社会角色、兴趣特长或性格特征,以出镜或出声的方式进行讲述;人格化的讲述者,往往更容易吸引受众;知识因可见的“人”而具有温度。 3.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往往都以“身”示范、“手把手”传授,营造“身临其境”的效果;以直接的讲述、具象的呈现、循序渐进的步骤,让知识变得更清晰直观;大大缩短了个人理解知识需要的时间,提高知识的传播效率。 4.复杂知识的通俗化 平面知识的立体化。通过短视频“有声有色”的形式,将知识以形象、生动、立体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抽象概念的具象化。通过短视频,可以把知识还原到产生的具体场景之中。 “严肃”知识的趣味化。寓教于乐的短视频,可以让学习者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收获新知识。
【四】 优质科普作者, “极缺”! 对各大医疗机构品牌建设者而言,现在是做短视频的“好时机”。 因为在短视频平台上,科普类作者占比最小??这意味着此领域可发展潜力巨大! 
早前在医学界传媒组织的“2019医疗机构品牌建设需求调研”中,医院品牌建设们就已表现出极强的兴趣,微视频制作,是其最想了解的技巧。 
2019年6月、将于浙江省召开的“2019医疗机构品牌建设需求调研”,将重点关注医疗科普短视频的设计、制作。 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探讨: 大家更关注预防、保健;鲜有人在没生病时,主动了解疾病治疗、康复知识??聚焦于治疗的医疗科普短视频,如何吸睛? 医疗科普往往涉及大量专业词汇,过分追求通俗化,可能“词不达意”??如何把握科学、严谨,和通俗、接地气之间的平衡? 短视频强调“人设”,在专业对口的基础上,还要求主讲人形象好、气质佳、表达强、懂幽默……不少技能对医疗行业从业者而言,属于“知识盲区”??医疗科普的优质人设应该如何?这样的人如何挑选、培养? 医疗品牌建设者们多是“半路出家”,从临床、护理等一线调入。大家才学会写科普稿,又要开始解码微博运营;然后,学编微信,改编歌曲,拍摄宣传片??有没有一些短视频快速入门诀窍?
这些答案,都在2019年6月的“2019医疗品牌建设实训营”。 本次训练营特设“短视频专场”。 我们将从: 短视频的内容类型分析 有传播力的三观、人设建立 爆款选题的套路 如何15秒讲好一个故事 最佳节奏和内容 爆款科普短视频分析
…… 等不同角度,为广大医疗品牌建设者们,拆解短视频的拍摄套路。 我们的目标是: 参加这场实训营, 医院都能开抖音号、做大V! 心动了?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2019医疗品牌建设实训营”, 我们等着你! 更多信息请联系: 刘老师:18939854802
来源网址: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article&id=0Lh1w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