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微信朋友圈内发布视频的时限出现了变化,从10秒变成了15秒。有意思的是,15秒也是此前短视频平台们最经典的时限设置。 说起腾讯在短视频业务上的发展历程,真是充满了戏剧性。早在2013年,腾讯就推出了短视频App微视,并且还在当年年底进行了App升级,支持一键添加配乐、水印、滤镜等功能。遗憾的是,微视并没有一炮而红,而腾讯内部似乎对这个项目也没有足够的重视。2016年3月,有消息称微视已经被腾讯内部战略放弃,而到了2017年4月10日微视发布公告正式关服。 但是就是从2016年开始,短视频行业进入爆发期,到了2017年行业迅速崛起,这一年也被业内誉为“短视频元年”,其中抖音和快手成为流量最高的两大短视频平台,其中抖音的母公司??字节跳动的影响力也随之在互联网圈里冉冉升起,甚至到后面还有实力将“头腾大战”打的有来有回。 另一边,腾讯放弃了短视频吗?并没有,同样在2017年,它还领投了快手D轮3.5亿美元融资。但是腾讯在短视频领域又并不打算只做一个投资者,因此在2018年4月,腾讯又重启了微视,并在同年8月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正式推出yoo视频,企图用新玩法吸引用户。 但总体来看,腾讯的“补课”效果不甚理想。 微视依然不温不火,yoo视频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在上月底,就有消息称yoo视频或将改名为火锅视频。互联网领域虽然改名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是其中是有讲究的,一般情况下是为了方便用户或者消费者更好的记住品牌,所以一般情况更改之后的名字多少会与“曾用名”有所关联。而在“火锅”与“yoo”之间,我们并没有找到类似的关联所在。 很快,就多方消息透露,yoo视频团队被裁撤,虽然后续腾讯方面出面回应称不算裁撤,但也确认了今后yoo视频业务团队奖整合调整到腾讯视频团队。这又为这一短视频业务增添阴霾。 腾讯搞短视频,究竟行不行? 虽然说腾讯在短视频行业发展大方向上没有掌握好时机,但是毕竟其流量优势摆在那里,尤其是微信10亿MAU的流量羡煞互联网同行。如果腾讯真的铁了心要搞流量扶持,没理由短视频业务会做不起来。 所以这次朋友圈将时长延长,很多业内人士第一个反应就是“短视频”业务,并判断,腾讯有可能是准备在短视频方面进行其他的尝试。 根据我们的实际测试,现在朋友圈录制的短视频时长确实是15秒,但是从最终呈现的效果来看,依然只有简单的录像功能,并没有其他短视频平台上丰富的滤镜、AR、剪辑等玩法。被其他平台上功能齐全的服务伺候习惯了的用户,恐怕依然不会选择“腾讯系”作为内容发布的主战场。 照这种情况来看,腾讯能否靠朋友圈对短视频业务进行“救场”,目前恐怕还要画个问号。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网址: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article&id=0Lxh9S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