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曾证明,人类存在着“生动性偏见”,具有视觉显著性的信息容易左右人们的判断。相对而言,视频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在智能手机、移动网络的助推下,短视频从“20分”到“15秒”仅用了几年时间。在不用拼技术的5G时代,以艺术思维和创意开道的短视频创作者将打败拼流量的所有人。
当下短视频创作呈现产品多、作品少的状态,融媒体时代加速了短视频的扩张,同时也更加呼唤它的艺术化传播。
在影视艺术领域,短视频虽然短平快,但依然不能跳出艺术美学的规范,同样需要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对于“美”可以有千万种理解,万千种定义,但艺术之美是可以被感知的,正是这种可感知性,使得受众在解码艺术作品时获得精神的喜悦与震动。
当下,短视频传播更需要细节放大、插叙倒叙、高潮前置,创作者需要以优化用户体验为中心,展开对编排方式、内容选题和互动模式的专业化、精细化设计,才能真正制作出符合传播规律和用户接受习惯的优质作品。未来短视频只有完成从产品思维到作品思维的跨越,才能真正实现艺术化审美,重塑当今的传媒发展格局。